
邮票 茶文化掠影
发布日期:2025-08-07 12:09 点击次数:70
图片
宜兴紫砂茶壶。图片
曼生十八式黄泥壶。图片
束柴三友壶。图片
梨皮朱泥壶。1989年台专269《茶壶》主题邮票。1989年7月28日,台湾发行了一套特269茶事专题邮票,共四枚,主题为宜兴紫砂茶壶。第一枚主图是 一款宜兴紫砂壶,第二枚主图是一款曼生十八式黄泥壶,第三枚主图是一款东紫三友壶,第四枚主图是一款梨皮朱泥壶。图片
台湾发行《故宫名壶》邮票(专288)其中二枚是紫砂壶邮票,分别为“清灵芝方壶”、“清加彩方把壶”。图片
清加彩方把壶。图片
1893年“茶担图”邮票。(图1)图片
1893年“茶担图”邮票。(图2)图片
1893年“茶担图”邮票。(图3)1893年5月20日至1897年1月汉口工部局书信馆发行过11套“茶担图”邮票,以“茶担”入画,设计精美,传递着百年茶业信息,展示了晚清时期汉口茶叶贸易特色,见证着当时辉煌的两湖茶业。图片
1981年妙玉奉茶邮票。1981年发行的“妙玉奉茶”,为“红楼梦——金陵十二钗”邮票的第12枚,“妙玉奉茶”邮票画面为妙玉神情正色,双手擎一绿玉斗为宝玉奉茶至门槛外时的情景。图片
1994年宜兴紫砂壶主题邮票(图1)图片
1994年宜兴紫砂壶主题邮票(图2)图片
1994年宜兴紫砂壶主题邮票(图3)图片
1994年宜兴紫砂壶主题邮票(图4)1994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以宜兴紫砂壶为主题的邮票,共四枚。值得一提的是,邮票设计者在每张作品中配以名人名句来衬托茶具之美。 第一枚为三足圆壶,为明代紫砂壶艺大师时大彬创作,此壶是紫砂圆器中的珍品,专家们对它有“砂粗质古肌理匀”的赞誉。配的名句是汪文柏的“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 ”,配的篆刻是“圆不一相”。 第二枚为四足方壶,为清初陈鸣远所作,塑镂兼工,造型巧妙,壶表光滑,且富有质感。配的名句是汪森的“茶山之英,含土之精,饮其德者,心怡神宁”,篆刻为“方不一式”。 第三枚为八封束竹壶,据考乃出自清朝嘉庆年间制壶大匠邵大亨之手,该壶造型奇妙,巧夺天工,是紫砂壶中不可多得之佳品。配的名句是梅尧臣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篆刻是“泥中泥”。 第四枚为提壁壶,是现代紫砂大师顾景舟的得意之作,壶体成色均匀,壶表洁净,且造型精美、实用。配的名句是欧阳修的“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篆刻是“艺中艺”。 这套邮票将陶壶、诗句、书法、金石融于方寸之中,真是珠联璧合,颇具中华文化的神韵。邮票上四把陶壶在型制上有圆货、方货、花货、提梁货,反映了紫砂陶艺的主要风格和造型。图片
1997年“中国茶叶”主题邮票。(图1)第一枚为茶树。主图是一棵树龄已逾千年的野生大茶树,现存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富东乡邦崴村,高11.8m,树径约9m,至今仍生机盎然,枝繁叶茂,远看恰似一把绿色的大扇子。邦崴大茶树的存在和发现,为“茶树原产于中国”、“饮茶源于中国”这一说法提供了鲜活的证据,也为中国茶文化在世界茶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997年4月8日,邮政部发行了一套“中国茶叶”主题邮票,共四枚。它是由我国的著名邮票设计家任宇设计,这四枚邮票没有对茶叶品种进行直接描述,而是从茶树、茶圣、茶器、茶会四个画面着重刻画了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旨在弘扬中国茶文化的优秀传统并进一步振兴国茶,以邮票这张国家名片搭建中国和世界各地进行茶文化交流与茶经贸活动的桥梁。图片
1997年“中国茶叶”主题邮票。(图2)第二枚为茶圣。邮票主图是陆羽铜像,原型竖立于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内。陆羽一生痴情于茶,并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对我国乃至世界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陆羽被后人尊为“茶圣”。图片
1997年“中国茶叶”主题邮票。(图3)第三枚为茶器。1987年4月,陕西扶风法门寺的唐代地宫中出土了一套金银茶具,有焙炙器、炙茶器、罗茶 器、点茶器等10余件。据考证是唐僖宗供奉所用,整套茶器做工精细,用料考究,且极尽奢华,从中可看出唐代宫廷茶道的庄严、奢华、繁缛、讲究,亦可探究到唐代茶文化发展之状况。同时,由于这套茶具被用作敬祖礼佛,说明了茶在唐代宫廷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茶器”邮票主图选取其中一件鎏金银茶碾为图案,这件银茶碾高7.1cm,横长27.4cm,槽深3.4cm,重1168g,底部刻有铭文,记载了茶碾的制作年代、重量、工匠等资料。图片
1997年“中国茶叶”主题邮票。(图4)第四枚为茶会。此枚邮票主图为明代江南四才子之一的文征明所作《惠山茶会图》局部,该画描绘了清明时节画家与朋友在无锡惠山天下第二泉边,一边煮茶品茗、一边赋诗唱和的景象,画中苍松草亭,青山幽谷,意境优美。整个画面渲染出古代文人以茶会友,亲和礼让,清节励志的进取精神,以及追求自然清静、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境界。茶会是我国古代文人雅士聚会的常见形式,也是诗人吟咏、画家作画的重要题材。图片
鸡公山特种邮票(图1)图片
鸡公山特种邮票(图2)图片
鸡公山特种邮票(图3)图片
鸡公山特种邮票(图4)鸡公山为信阳毛尖产地,这套邮票是茶叶节发行的。图片
《丹霞山》邮票上的“茶壶峰”。丹霞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方圆280平方公里的红色山群“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故称丹霞山。 国家邮政局2004年5月1日发行的《丹霞山》特种邮票1套4枚,4枚分别是:“僧帽峰”、“翔龙湖”、“茶壶”、“锦江”。茶壶峰:茶壶峰十分逼真,有壶盖、壶嘴,唯独没有茶壶把手。传说古时候有姐妹二人,热情好客,争着给远方的宾客斟茶,一不小心扯掉了壶把,香茶溅入锦江,香溢30里。丹霞地貌在此峰表现得尤为明显。图片
1996年澳门“中国传统茶楼”邮票。1996年5月17日澳门发行了一套以“中国传统茶楼”为题材的邮票,共四枚,每枚面值2元,四连印的格式,描画了一间茶楼大厅“赏鸟”、“戏童”、“卖报”、“品茗”的四种景象。 邮票画面左上角是一方“茶楼风光”篆章,两位茶客边喝茶边观赏挂在正中上方的鸟笼; 右上方店小二端出一笼热气腾腾的汤包,微仰着头,眼睛眯成一条线,神态可拘,旁边一位少妇抱着一男孩,小男孩正饶有兴趣地玩着两面鼓; 右下方的餐桌上,一车夫打扮的男人显然已酒足饭饱,正一边剔牙一边看报,何其自在悠闲; 画面左下方一银发老太背着一个女娃,手上拿着报纸在吆呵。从这组风俗画面看,显然是一座市俗化、大众化街巷茶楼,人们正在这里舒心地吃着甜点,喝着香茶,拂去一天劳碌的艰辛,让身心得到些许放松。图片
1997年澳门“幸运数字”茶肆小型张邮票。1997年澳门发行了一枚名叫“幸运数字”的小型张邮票,主图是一幅颇具农家韵味的“茶肆”,前坪摆着一个四方小桌,“茶肆”一角竖起一面绿色“茶”字小旗,随风飘舞,旗杆上悬挂一串红红的灯笼,一位小二手提着冒热气的茶壶,正准备迎候茶客。 值得玩味的是,邮票设计者别出心裁,用一组吉祥的幸运数字串联成一幅大红对联,上联是“八四九八一六八”,下联是“三二二八八六三”,横批:“三二二八”,以粤语谐音即可念为“发市久发一路发,生意易发发路生。”横批:“生意易发”,可见设计者的构思之巧,且韵味十足。图片
2000年澳门“茶艺”邮票。2000年7月7日澳门发行了一套“茶艺”邮票,共四枚,分别以“红茶”、“普洱”、“龙井”、“寿眉”作为每一枚邮票的标题。邮票画面描绘的皆是三五人围坐一桌,悠闲自在地享受品茗之乐,或在公园,或在茶室。图片
2000年澳门“茶艺”邮票。与此同时还发行了一“茶艺”小型张,主图以茶馆的一个局部作为背景,一身着旗袍的少女端坐桌前,正在给客人做茶艺表演。桌上依次摆放着茶炉及置于炉上的紫砂壶、茶盂、品茗杯及茶盘、茶巾、茶道组合、茶叶罐、盆景、蒲扇等,少女右手执壶,左手轻按壶盖,脸带笑容,徐徐往杯中添茶。图片
2001年香港“茗艺”特别邮票(图1)5元的一枚则介绍人们在饮茶时先将茶壶、茶杯烫洗备用的情景。图片
2001年香港“茗艺”特别邮票(图2)2元5角的一枚是介绍以红茶、奶粉等为原材料特制而成的富有香港风味的“奶茶”;图片
2001年香港“茗艺”特别邮票(图3)1元3角的一枚是介绍福建省及广东潮汕一带十分流行的“功夫茶艺”;图片
2001年香港“茗艺”特别邮票(图4)3元1角的一枚是介绍盖碗茶,所用茶具通常是茶盖、茶盏、茶托三件组成;2001年9月9日,香港邮政署发行了一套以“香港茗艺”为题的特别邮票。这套邮票的特别之处就是邮票本身带有茶香味,只需在邮票表面轻轻一刮,便会发出茶的清香。 这套邮票共四枚,描绘了香港茗艺的不同特色:最精彩处在于邮票套折内的立体图画懂得上下左右移动,一打开便能看到一名中式打扮的少女徐徐将水倒进茶壶中。图片
斯里兰卡的茶叶邮票。(图1)1967年,斯里兰卡为纪念茶叶100周年,发行了一套有关茶叶的纪念邮票。斯里兰卡还发行了一些,有关茶叶采摘的邮票,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图片
斯里兰卡的茶叶邮票。(图2)图片
斯里兰卡的茶叶邮票。(图3)图片
1951年,俄罗斯发行了一枚采茶姑娘在农场采茶景象的邮票。图片
1981年11月5日,俄罗斯发行了,由格鲁吉亚画家绘画的邮票5枚,第五枚是《采茶女工》。图片
1989年,俄罗斯发行了一套,以不同时期的茶炊为主题的邮票。1638 年茶叶从中国传入俄罗斯,逐渐成为俄罗斯人民日常生活的饮料。这套邮票的主图,就是俄罗斯特制的饮茶工具——茶炊。图片
美国的茶叶邮票。1973年,美国发行了一套,纪念“波士顿倾茶事件”200年的纪念邮票。其主图记载了,北美人民抗击英国殖民暴政的波士顿毁茶事件。图片
非洲南部的文达关于红茶生产的邮票图片
印度关于采茶的邮票。图片
匈牙利1839年的邮票——茶壶与茶杯。图片
罗马尼亚1992发行的关于茶具的邮票。图片
泰国关于工夫茶具的邮票。图片
日本的茶叶邮票。1991年,日本政府为了纪念日本茶800年,特别发行了一枚的以茶为主的邮票,邮票的主图是茶花与茶具。 日本临济宗的初祖荣西禅师,在第二次入宋求法,并停留四年零四个月后。于1191年回国并带回茶种,开启了日本的种茶历史。1211年,荣西禅师写成了《吃茶养生记》一书。因为荣西禅师在日本,推广茶和茶文化方面的奠基之功,被后人尊称为日本“茶祖”。图片
日本的茶叶邮票。1990年,日本静冈地方发行了一枚,图案是采茶女、茶田和富士山的邮票。八十八夜,是指每年的从立春以后88天,此时正值立夏前夕春夏交替的节点。 气候开始逐渐趋于平稳,在这之后的两三周内,是采摘茶叶的好时节。因此,八十八夜,是通常被看做是采茶的基准时间。图片
日本的茶叶邮票。1997年日本静冈又发行了一枚介绍静冈茶农采茶景象的邮票。静冈盛行种茶,到现在为止,日本百分之八十的茶都产自静冈。pingpu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